在白酒行业里,似乎每过几年都会有一个品类掀起热潮。始于2018年的“酱香热”和始于2020年的“清香热”,似乎都是这种情况。投资商不断加码,行业竞争逐渐白热化,渠道动销显著增加,市场反响也比较热烈。然而,即使同属品类热潮,“清香热”与“酱香热”比起来,依然有较多的不同之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简单分析下两者的差异。
差异一:火起来的逻辑不同。
酱香白酒之所以能够爆火,与茅台的作用密不可分。是因为优质酱酒茅台的稀缺,造成了高端酱酒产品供应上的缺口。不少做酱酒的企业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纷纷开发高端酱酒。由于比附茅台,这些酱酒产品的价格带起点还是比较高的。
反观清香热,虽然也少不了汾酒的,但也应该看到消费市场对于清香白酒的反应。基于超高的性价比,清香型白酒长久以来都占据着大众白酒消费的主导。在特殊经济环境和消费降级的影响下,性价比更高的清香白酒更容易满足市场的真实消费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清香白酒品类的火热是符合大众消费需要的。是一种自消费端向供应端传导的品类热潮。
差异二:产品价格带不同。
基于成本、生产周期和市场价值等方面的考量,每种品类的白酒都有自己的主流价格带。这种主流价格带的形成与稳固,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酱酒品类虽然产品众多,但无论是超高端产品还是大众酱香,几乎没有能做百元以下酱酒的企业。反观清香品类,百元左右的高线光瓶清香酒大卖特卖,叫好声一片。这是长久以来培养出来的消费预期在起作用。当然,清香产品要问鼎超高端价格带,其所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巨大。
差异三:产能扩张速度不同。
基于不同的生产工艺,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酿造周期要比清香型白酒长得多。一般而言,正常的大曲酱香白酒需要一年的生产周期方能有产出,出酒率也多在30%左右徘徊;而清香型白酒生产周期最快只要5天,就算最慢的也只要28天就能酿造完成,出酒率在40%以上,典型的优质高产。
差异如此之大的生产模式,注定了酱香型白酒的产能扩张速度无法与清香型白酒相提并论。这也是为什么“酱酒热”都四五年了,产能仍在70万千升左右的原因。基于这种认识,如果要布局清香白酒品类,那行动速度一定要快。否则,大量竞品挤进市场时,就很难再掌握市场主动权。
差异四:消费需求不同。
相对来说,酱香型白酒的消费需求比较多样化。有人拿来宴请宾客,有人拿来收藏升值,也有人纯粹是在囤积居奇。清香型白酒就单纯得多,绝大多数产品是用来喝的,当时买当时开瓶消费。因此清香白酒在渠道流通中的库存压力不大,消费量更大。
差异五:成长周期不同。
“酱香热”热了四五年,现在还有不少专家认为它还能再热四五年。依据是酱酒的风味特色比较突出,消费者喝过酱酒就很难再回头。另外就是酱酒的高端性和稀缺性未曾改变,它契合老龄化消费需求,也有较高的金融收藏价值。如此来看,酱酒还能再火几年似乎不是空穴来风。那么“清香热”的护城河在哪里呢?论产能,清香品类优质高产,可以很快在产能上超越市场需求缺口;论市场,消费疲软追求性价比的人群,有没有可能在经济形势回暖后转而选择更高端的产品?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论价值表达,清香型白酒的价值表达体系尚未真正为大众所接纳。大众所掌握的价值表达反而是清香型白酒普遍“廉价”、“低端”、“生产周期短”。这就让清香白酒的高端化之路坎坷不平了。所以说,清香白酒品类到底能火热多久,实在是很难猜的事情。
差异六:市场格局不同。
酱香品类的市场格局可称为“一超多强”。茅台一骑绝尘站在所有酱香白酒的最前列,而习酒、国台、金沙等酱香型白酒在市场上也有相当的知名度。破百亿的品牌也有不少。而清香白酒市场格局则可称为“汾酒之下,群雄并起。”从营收体量上看,除了汾酒2022年营收超过260亿,其他清香品牌在营收额方面都语焉不详??它们更喜欢讲的是增长率。只看增长率,我们很难说哪家清香企业可以成为汾酒之下的第二清香品牌。所以群雄并起逐鹿清香市场应该是比较中肯的说法了。
当然,市场格局的差异还在于产品布局方面。酱香酒的产品布局更多自上而下,从超高端到次高端再到大众酱酒。清香白酒的产品布局则是从大众清香到高线光清香再到超高端清香产品。这种布局模式,造成了清香品类白酒在部分价格带的产品缺失。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份额的增长空间。
总体来看,虽然都保持了较高的热度,但清香热与酱香热差别很大。在投资与消费逻辑方面也应当区别对待。一场品类热潮的诞生,都蕴藏着较大的财富机遇。能清醒认识它们并抓住潮流的人,才有可能成功。(文章来源:大家酒评)